產品分類
聯系我們
- 單位:上海學育科教設備有限公司
-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佘山鎮工業區
- 電話:021-66250097
- 電話:021-66250087
- 手機:13918131012(微信同號)
- Q Q:398025593
- 郵箱:398025593@qq.com

技術文章
氣管護理模型_高級成人氣管切開護理模型
午夜福利视频高級成人氣管切開護理模型 午夜福利视频 點擊高級成人氣管切開護理模型查看此產品詳細參數 XY-70高級成人氣管切開護理模型模擬了壹成年人上半身結構,口、鼻有開放的插入口和氣管切開造口,采用環保高分子材料制作,質地柔軟、富有彈性、形象逼真,主要用於練習氣管切開後的護理和吸引技術。 功能特點: ■ 精細的解剖結構:咽、會厭、氣管、食道及氣管切開區、環狀軟骨、左右支氣管樹。 ■ 氣管切開術後護理練習。 ■ 痰液抽吸練習。 ■ 可經口腔吸引術練習。 ■ 模擬練習氣管套管的清潔和護理技術。 高級環甲膜穿刺及氣管切開插管訓練模型 點擊高級環甲膜穿刺及氣管切開插管訓練模型查看此產品詳細參數 XY-58高級環甲膜穿刺及氣管切開插管訓練模型是結合臨床常用的急救技術之壹氣管切開術,並參考臨床教材內容設計而成,本產品以解剖結構原理為指導,可進行氣管切開術和環甲膜切開術等操作訓練。模型由環保PVC塑膠材料,經註塑機高溫註壓而成,具有形態逼真,操作真實,結構合理等特點。 功能特點: ■ 標準的氣管解剖位置,用手可觸摸氣管,進行切口定位。 ■ 模擬病人仰臥位,頸部伸展。 ■ 可以進行傳統的經皮氣管切開術,包括不同類型的切口:縱向、橫向、十字形、U形和倒U形切口。 ■ 可進行環甲膜穿刺和氣管切開訓練。 ■ 模型允許用戶在確定動脈位置時確定正確的切口位置,並可從頭部觀察頸部的內部操作情況。 ■ 配備多根模擬氣管和頸部皮膚。 (醫學相關文章)氣管切開的那些事 氣管切開術常用於急危重癥病人的搶救,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呼吸道阻塞或呼吸道分泌物瀦留、呼吸功能失常所致的呼吸困難。如果護理不當會出現肺部感染、套管堵塞、氣道壁黏膜糜爛、潰瘍等並發癥。因此,氣管切開術後病人的呼吸道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1、套管固定 氣管切開的竇道形成需要壹周左右,如果在這期間發生套管脫落很可能會出現患者窒息,壹定要確保套管固定牢靠,在為患者翻身活動時註意不要牽拉套管。 氣管切開的固定帶以剛剛能伸入壹個食指末節為宜,過松固定不牢靠,過緊會影響頸部的血液循環,還容易造成皮膚損傷。 2、氣道濕化 氣管切開術後,病人呼吸道的正常防禦功能受到破壞,呼吸道的保溫和保濕功能喪失,容易使氣道分泌物變得黏稠,甚至形成痰痂,使病人氣道分泌物不易咳出,造成呼吸困難。此外,濕化不足會造成纖毛系統損傷,清除異物能力減低,引起呼吸道炎癥。所以氣道濕化是防止和減少並發癥、保持呼吸道通暢的壹個重要措施。 我國通常的氣道濕化標準,經人工氣道吸入氣體溫度應達32-34℃,相對濕度95-100%,絕對濕度至少36mg/L。吸入氣體溫度達到37℃、水分子44mg/L、相對濕度100%時可達到最佳濕化效果。 常用濕化方法有:加熱型濕化器濕化、濕濕交換器、霧化吸入濕化法、氣道內滴藥、濕紗布覆蓋法、噴霧器加濕、氣泡式濕化器濕化、空氣濕化。濕化液的選擇有:生理鹽水、無菌蒸餾水、0.45%氯化鈉、1.25%碳酸氫鈉溶液、藥物濕化液。 氣管切開的患者還應保證充足的液體入量,呼吸道濕化必須以全身不失水為前提。如果機體液體入量不足,即使對呼吸道進行濕化,呼吸道的水分也會因進入到失水的組織仍然處於失水狀態,特別是使用甘露醇的患者。因此機械通氣時,每日液體入量應保持2500-3000ml,同時保證吸入濕化的空氣,環境濕度應保持50%-70%。 濕化治療要合理,濕化沒有固定的模式,根據不同的個體選擇合適的濕化方案,保證患者痰液稀薄,能順利吸出或咳出,人工氣道內無痰栓,聽診氣道內無幹鳴音或大量痰鳴音,呼吸道通暢,患者安靜。 3、吸痰護理 氣管切開後,下呼吸道與外界相通,外界細菌容易入侵進入下呼吸道,引起呼吸道感染,吸痰是氣管切開後病人保持氣道通暢最常用、最重要的操作。但吸痰是壹項侵襲性操作,吸痰深度過深可造成病人氣道黏膜損傷出血、肺部感染、 低氧血癥及顱內壓增高等,過淺不能有效清除氣道內的分泌物。 美國呼吸治療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Respiratory Care,AARC)《機械通氣患者氣管內吸痰臨床指南(2010)》明確推薦采用淺部吸痰法,認為與深部吸痰相比,二者為患者帶來的益處無明顯差別,淺吸痰更少引起氣道黏膜損傷等不良反應。然而其文獻來源主要是關於兒童的研究,缺乏對中青年及老年人的相關研究證據。 而以Day為代表的研究者認為吸痰管插入太淺達不到有效吸引痰液的目的,而將吸痰管插入至有阻力,再上提1~2cm進行深部吸痰才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特別是COPD等下呼吸道痰液較多,咳痰無力的患者,與淺吸痰相比,深吸痰可以吸出更多痰液。 不同的患者應選擇不同的吸痰方式,可根據患者的身高、疾病、氣道情況進行評估,無論選擇何種方式的吸痰方法,必須選用合適的吸痰管進行吸痰。吸痰管應質地光滑、管壁挺直、富有彈性,吸痰管直徑不應超過氣管插管(ETT),或氣管切開(TT)套管的1/2,以保證吸痰時的有效通氣,減少並發癥的發生。 高級吸痰練習模型 ![]() 點擊高級吸痰練習模型查看此產品詳細參數 4、氣囊管理 人工氣道氣囊的基本作用是防止漏氣和誤吸;對於氣管切開無需機械通氣的患者,如果自主氣道保護能力好,可將氣囊完全放氣或更換為無氣囊套管。氣囊壓力應維持在25-30cmH2O,每隔6-8h測量氣囊壓,每次測量時充氣壓力宜高於理想值2cmH2O。當患者的氣道壓較低或自主呼吸較弱以及吸痰時,宜適當增加氣囊壓。 氣管套管的氣囊壓力不僅受囊內氣體量的影響,同時也受病人體位、氣管套管類型和套管使用時間等的幹擾。而吸痰既是氣管切開病人管理中常見的護理操作,但也可因引起病人咳嗽導致氣囊壓力明顯升高。研究指出氣管切開病人吸痰時保持半臥位,可減輕氣囊壓力對氣管黏膜的損傷,減少相關並發癥的發生,這是因為半臥位時氣囊對氣管壁表面壓力呈相對均勻分布且壓力相對較小,此時所測的氣囊壓力最小口,所以當患者體位改變後,應重新測量氣囊壓。 5、體位選擇 將氣管切開患者處於半臥位,可以降低VAP的發生率,縮短機械通氣時間及住院時間,從而降低病人死亡率,提高其治愈率。 氣管切開病人反復吸痰刺激,造成環狀括約肌不同程度損傷及功能障礙,增加了反流和誤吸發生的可能,而保持病人床頭擡高30°~45°進行護理,能加速病人胃排空,減少嗆咳、反流、誤吸等並發癥,同時半臥位還可以改善通氣,增加組織供氧。 總之,對氣管切開的病人進行呼吸道管理時,護理人員不僅需要熟練掌握吸痰方法、氣管套管和氣囊的管理技術等,還需根據病人的病情及吸痰耐受程度,采取合適的氣道濕化方案及選擇合適的體位進行吸痰,以維持病人氣道通暢減少誤吸和肺部感染的發生率,改善治療效果,促進病人早日康復。 友情提示: 您只要致電:021-66250087 |